衆所周知,正極材料是锂離子電池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決定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性能、品質以及成本的關鍵。
作爲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公司,巴斯夫聚焦于爲客戶提供高性能、高品質、安全、成本優化的锂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並投入大量資源,不斷強化其産品組合、提升生産工藝。
從2012年組建電池材料業務部門至今,巴斯夫在全球進行完整産業鏈的布局和發展,包括正極材料産能、前驅體的生産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原材料采購。
在産品方面,巴斯夫爲客戶提供技術領先的、全面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産品組合。在技術方面,巴斯夫廣泛儲備和建設研發資源,其創新和研究領域涵蓋高鎳正極材料以及下一代電池材料,諸如富锂錳基活性材料、全固態電池材料等。
目前,巴斯夫在全球各個主要大洲都布局了研究中心、中試線項目及生産基地:中國上海,德國路德維希港、美國俄亥俄州伊利裏亞市和比奇伍德市、密歇根州巴特爾克裏市,以及日本小野田和北九州市。
2017年底,巴斯夫占多數股權的合資企業巴斯夫戶田電池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擴産,將其日本小野田生産基地的高鎳正極活性材料的産能提高了三倍。自此,巴斯夫運營全球最大的已認證的高鎳正極活性材料燒結裝置,以服務不斷增長的客戶群。
2018年,巴斯夫成立第二家控股電池材料合資公司——巴斯夫戶田美國公司,通過位于俄亥俄州伊利裏亞市和密歇根州巴特爾克裏市的兩座生産基地,在北美生産和銷售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更好地服務于全球關鍵客戶。
2018年10月下旬,巴斯夫宣布了在芬蘭哈爾亞瓦爾塔建設首個歐洲電池材料生産基地的計劃,目前基地正在籌建中,建成後,初期每年可爲近 30 萬輛純電動汽車提供電池材料。
隨著歐洲需求的增長,這一基地將可進行進一步的模塊化擴張。與此同時,巴斯夫在芬蘭和全球領先的可持續精煉鎳、钴産品供應商俄羅斯諾鎳進行合作,爲其歐洲産能提供鎳、钴原料。
同時,巴斯夫也在持續關注和尋求在中國發展電池業務的機會。
可持續發展一向是巴斯夫重要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今年9月,巴斯夫宣布,與法國公司埃赫曼(Eramet)和蘇伊士(Suez)合作開展“ReLieVe電動汽車锂離子電池回收項目,由三家公司與歐盟創建的EIT原材料組織共同出資470萬歐元,旨在爲锂離子電池回收開發創新閉環工藝,以支持未來數年內這一市場的強勁增長。
其中蘇伊士負責采集並拆解廢舊電池,埃赫曼負責電池部件的回收,而巴斯夫則負責將回收材料用于生産新的正極材料。這一項目響應了當前歐洲電池工業對于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需求,將爲巴斯夫客戶帶來創新的回收材料選擇。
截至目前,巴斯夫已經成爲全球技術領先、産量領先的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供應商。巴斯夫的高鎳NCA已經成功被當前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主機生産平台所采納並應用于其主要車型。
即將于12月14~16日舉行的2019高工锂電&電動車年會上,巴斯夫電池材料業務亞太區全球副總裁楊捷將現場分享巴斯夫在正極材料領域的全球化布局和發展思路、全球電動化的趨勢與節奏、産業鏈的協作和融合, 以及可持續性發展。敬請期待!
參會鏈接:http://www.zhihuihuiwu.com/event/9556/6ngGNe0p